三叉神经痛,被誉为 “天下第一痛”,它是一种突然发作的、位于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剧烈疼痛,常被患者描述为电击般、刀割般的痛感。这种疼痛通常是短暂的,但频繁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据相关数据显示,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女性的发病率略高于男性。然而,它并非不治之症。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便成为关键选择,但需精准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一、药物治疗的困境
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虽为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但它们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且存在诸多副作用,如头晕、嗜睡、肝功能异常等。约 30% 的患者对药物反应不佳,尤其是伴有持续性疼痛的患者。这些困境让患者对药物治疗逐渐失去信心。
二、手术治疗的选择
微血管减压术(MVD):适用于经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一线手术方案。它通过解除神经血管压迫,有效缓解疼痛。但也有约 20% 的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无菌性脑膜炎、术后出血和中风等。不过,严重并发症较少见。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适用于药物无效且无神经血管压迫的患者,以及手术风险高、不适合手术或 MVD 手术失败的患者。其并发症包括面部感觉迟钝、角膜炎等。
射频消融(RFA):适用于药物无效、MVD 手术失败或不适合其他手术的患者。但可能导致角膜反射减弱、咬肌无力等并发症。
球囊压迫(BC):适用于对初始疼痛缓解要求高的患者。其并发症包括面部感觉迟钝、颅神经麻痹等。
三、手术能否一劳永逸?
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一种万能的治疗手段适用于所有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虽在术后能缓解大部分患者的疼痛,但随着时间推移,疼痛缓解率会逐渐下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复发。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外科特约技术顾问陈鸿耀主任,凭借其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的丰富经验为众多三叉神经痛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四、患者就诊案例
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外科曾接诊过一位 65 岁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这位患者右侧面部剧烈疼痛已有 3 年之久,最初通过服用卡马西平能一定程度缓解疼痛,但随着时间推移,药物疗效逐渐减弱,疼痛发作愈发频繁且剧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患者无法正常进食、洗脸、说话,甚至微风拂过面部都能引发剧痛,苦不堪言。陈鸿耀主任接诊后,经过详细检查和评估,发现患者的三叉神经受到血管压迫,确诊为经典型三叉神经痛。鉴于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陈主任建议其进行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及家属在详细了解手术方案及可能的风险后,决定接受手术。陈鸿耀主任凭借精湛的医术,为患者成功实施了微血管减压术。术中,他精准地将压迫神经的血管分离,并垫入特制的垫片,彻底解除了神经压迫。术后,患者的面部疼痛症状显著改善,术后一周即可正常进食和洗脸,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术后定期复查显示,患者恢复良好,疼痛未再复发。
三叉神经痛虽痛不欲生,但科学治疗与专业医疗团队的协作能为患者带来希望。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在陈鸿耀主任的带领下,以精湛医术和丰富经验为患者驱散病痛阴霾。若您或家人受三叉神经痛折磨,切勿轻言放弃,及时前往专业医院评估,开启康复之旅。
上一篇:昆明康瑞医院陈鸿耀主任:综合治疗方案助力三叉神经痛康复
下一篇:没有了